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與益生菌的關係 了解更多 自閉症與過度活躍症 甚麼是自閉症(ASD)? ASD是一組複雜的腦部發育病變主要特徵: 欠缺溝通及社會相互作用重複的行為 及/或 有限的興趣在香港目前有9,537 ASD學生 (EDB, HKSAR, 2019)每54個小孩, 便有一個患有ASDASD在三歲之前已開始, 以致於終身男女比例為4:1 引致自閉症的可能因素 遺傳基因環境因素,例如鉛、水銀、PCB和殺蟲劑的影響懷孕及生產的狀況,例如早產、低體重和剖腹產懷孕期的高風險行為,例如感染藥物 甚麼是過度活躍症(ADHD)? 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不合年紀的行為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方面的問題 引致ADHD的可能因素 遺傳基因環境因素,例如感染、鉛、毒素和營養懷孕及生產的狀況,例如早產、肥胖、剖腹產和高血壓懷孕期的高風險行為,例如酗酒、吸煙、壓力和藥物 研究實驗:透過改變腸道微生物,舒緩自閉症 (Neuron 101: 246–259, 2019) 益生菌 L. reuteri 在三個不同的自閉小鼠模形中都有明顯舒緩自閉症病徵的功能,且證明與迷走神經及多巴胺的獎勵–激勵系統有關。 其他研究Brain Behav Immun 73:310–319, 2018 – mice, L. reuteriMicrobiome 6:133, 2018 – human, prebiotic (B-GOS®)Microbiome 5:10, 2017 – human, microbiota transplantNutrit Neurosci 21:676-681, 2018 – human,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and Bifidobacteria longum 過度活躍症與腸道微生物 腸道微生物與過度活躍症關係的研究正處與起步階段,但過度活躍症的成因很多與自閉症相似,暗示腸道微生物有病症的形成中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ADHD病人的微生物群的多樣性比較少科學家使用不同方法研究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也發現,ADHD病人與正常人有明顯差異。而在ADHD病人糞便中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明顯減少 腸道微生物群可能影響獎勵預期獎勵預期(reward anticipation)的顯著減少是ADHD病人的一個重要標誌。通過生產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腸道微生物群可能會影響獎勵預期。 益生菌/益生元與ADHD的治療以益生菌/益生元幫助ADHD的治療及舒緩已引起關注及逐漸被接納 PGut腸禦力益生菌E3 含有L. reuteri 230億活性益生菌 香港科學園團隊研發 抗胃酸膽鹽科技 增強抵抗力 減輕腸道敏感 (腹瀉/便秘) 迅速平衡腸道微生態 了解更多 PGut安神+益生菌 E3 230億活性益生菌 香港科學園團隊研發 改善睡眠質素 改善精神緊張 改善情緒壓力 保持輕鬆心情 了解更多 推薦含有L. reuteri之益生菌,可舒緩自閉症症狀 立即購買